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乳化液废水处理用PAM聚丙烯酰胺​

时间:2017-12-02 点击:625 次 来源:本站
  

乳化液废水处理用PAM聚丙烯酰胺


    乳化液主要用在机械加工、汽车发动机加工、轧锟及钢板的冷却和润滑,乳化液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受金属粉尘及周围环境介质的影响,老化变质,必须定期进行更换。产生的乳化液废水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处理难度较大。今天PAM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为大家分享乳化液废水净化工艺,详情如下:


乳化液废水的特性


    乳化液的形成:乳化液中添加了大量表面活性剂, 降低了体系的表面自由能, 且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定向吸附并形成界面膜, 阻止了油滴间的相互碰撞变大,使油滴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于水中。因此,处理乳化液废水时必须破坏其稳定性, 设法消除或减弱表面活性剂稳定乳化液的能力,以实现油水分离。


乳化液废水特点:


    乳化液废水作为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化学稳定性及污染负荷极高。相关资料显示,乳化液废水中油质量浓度高达15 000 ~20 000 mg/L,COD 达18 000~35 000 mg/L,BOD 达5 000~10 000 mg/L。为改善乳化液的性能,还加入大量添加剂,如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霉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等,使得乳化液成分极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



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技术


    目前处理乳化液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混凝法、共凝聚气浮法、电凝聚法、高级氧化法、超滤法、生化组合工艺,其中共凝聚气浮法、电凝聚法是在化学混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氧化法、超滤法则分别使用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与膜技术,生化组合工艺是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结合生化处理发展起来的,现对它们在乳化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别进行介绍。


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是处理乳化液废水的传统方法,即向乳化液废水中投加化学混凝剂,一方面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油珠, 另一方面发生聚合作用形成不同程度的大分子聚合物,通过吸附絮凝、架桥作用脱除油滴,达到破乳目的,实现油水分离。二次冷轧乳化废液的处理用PAC聚合氯化铝,COD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此外,有机混凝剂在乳化液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应用。李正要等选用有机破乳剂SYS 和聚合氯化铝联合破乳对某钢铁公司油质量浓度6 200 mg/L、COD 为34 000 mg/L 的冷轧乳化液废水进行处理,二级破乳后油去除率达99.58%,COD 去除率为97.79%,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共凝聚气浮法:


    共凝聚气浮法是在化学混凝的基础上, 与气浮工艺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方法。由于化学混凝后生成的大粒径油滴和絮粒状物质可与气浮机产生的微气泡碰撞黏附,形成更大粒径的带气絮体,因此其去除效果较混凝沉淀法更显著,对pH、水温、污染物质负荷适应性更强,投药量更少、反应时间更短。


    PAFC聚合氯化铝铁处理乳化液废水进行共凝聚气浮处理,当PAFC 为1 g/L时,浊度去除率达98%以上。采用共凝聚气浮破乳吸附法处理乳化液废水, 在投加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的基础上,将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投加到乳化液废水中, 发现污泥投加量为15 g/L 时,对COD具有佳处理效果,废水COD可由处理前的5 000~20 800 mg/L 降至处理后的75mg/L,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电凝聚法:


    电凝聚法以可溶性金属作电极, 在电场作用下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氢氧化物胶体,利用吸附和凝聚作用及电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油污的去除。由于该方法能极大减少混凝药剂的使用量且处理效果好,极具应用前景。通常电极材料不同,电凝聚机理也有所不同。以金属为阳极、惰性材料为阴极时,电解过程会产生金属胶体,电极反应的作用表现在还原脱色、电化学作用、混凝作用、吸附作用等,其研究材料以铁屑和焦炭为主。

HOTLINE

咨询热线:13783492984

CONTACT

联系人:秦先生

EMAIL

邮箱:95114390@qq.com

ADDRESS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西村开发区

扫一扫了解更多信息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